康七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康七小說 > 重生八八從木匠開始 > 第1337章 形勢喜煞人,形勢逼死人

第1337章 形勢喜煞人,形勢逼死人

-

縣招待所,吳遠抵達的時候,時間尚早。

然而對於第二次招商引資會的整個議程來說,並不算早。

因為昨兒下午半天,南來北往的各路商人陸續簽到,並且參加晚上的開幕聯歡,已經對北崗本地的情況有了初步的瞭解。

這部分瞭解主要集中於這兩年來,北崗改製成功的典型範例——芙蓉衣巷服裝廠,以及目前正在建設中的家居港工程。

正好,前者表達北崗政府的態度,而後者則是行動。

可謂是誠意十足。

儘管如此,人都難免有些從眾心理。

而一個標杆,一張王牌的站台,就顯得很有必要。

吳遠就是這個標杆,這張王牌。

不過要說,吳遠的到來,縣招待所這邊誰最高興?

不是南來北往的各路商人,而是縣招待所的人——沈清。

打一開始聽說吳遠要來參加這次的招商引資會,沈清已經激動得好幾晚冇睡好覺了。

結果事到臨頭,又擔心自己休息欠佳,導致氣色上不好,從而多化了半個多鍾頭的妝容。

饒是如此,沈清還是難免有些患得患失,惴惴不安。

可是,這種心思,在見到吳遠的第一眼,全都不翼而飛,煙消雲散了。

看著吳遠推門下車,沈清迫不及待地迎接出來。

吳遠下車的頭一眼,看到個熟麵孔,心情自然也是不錯。

甚至還有心情開玩笑說:“沈領班,我是不是來早了?”

沈清激動之餘,情商自然是在線道:“吳老闆您是我們招待所的貴賓,無論何時過來,我們都竭誠為您服務。”

有了佳人相伴,這次的招商引資會,似乎就冇那麽乏味了。

二叔楊國柱,依舊代表盼盼傢俱廠過來參會。

二嫂蔣凡,也代表著芙蓉衣巷服裝廠到會了。

反倒是,首次參會的王敏亞、陸援朝倆人,冇再過來。

畢竟他們所代表的倆個廠子,隻需要在家居港謀得一席之位而已,並不會有實際的投資落地到北崗來。

饒是如此,按照沈清的說法。

這次到會的各路商人老闆,數量上,依舊遠勝頭一次招商引資會。

吳遠讚許道:“看來第一次招商引資會舉辦的還算成功的。”

結果沈清偏偏道:“其實吳老闆,這次能來這麽多人,都是衝著您的麵子來的。”

就在吳遠猶疑地看向對方時。

沈清愈發堅定地道:“真的,姐妹們這兩天聽到的多了。”

你要這麽說,吳遠還真冇法謙虛。

不多時,徐長盛作為本地的父母官,最後壓軸抵達。

這一天的日程也就正式開始。

會議具體日程上,冇什麽好說的,說什麽,怎麽說,大都是安排好了的。

倒是茶歇和午歇時,不時有人慕名地找過來,似乎從側麵證實了沈清的說法。

然而,來找吳遠的人再多。

等徐長盛一過來,依舊很快跑了個乾淨。

徐長盛卻還不解,來著吳遠一塊吞雲吐霧地道:“怎麽我一來,他們全都跑了?”

吳遠語出調侃道:“徐書記您畢竟掌握著生殺予奪的大權。”

徐長盛不解道:“可剛纔講話時,我已經反覆強調了,我和我背後的政府,是為他們服務的。”

吳遠倆手一攤道:“這些虛詞套話他們不信,他們隻相信實實在在的。”

這話是一點不假。

而吳遠能如此備受關注,也正是因為吳遠這邊,有這些商人老闆所需要的,第一手,實實在在的資訊。

於是連續兩天的招商引資會開下來。

最終簽訂下來的意向投資項目破天荒地突破一位數,達到兩位數的規模,共十一項。

從三個項目,到十一個項目,足足翻了好幾倍。

而總投資額,也從首次的五百五十萬,漲到這次的近兩千萬的規模。

形勢喜煞人,形勢逼死人。

10月2日晚上。

吳遠來到陵園東路上時,夜市上已經人頭攢動了,三姐夫熊剛卻還冇下班回來。

直到三姐吳秀華抽出空來,陪著他聊了近半個鍾頭,熊剛方纔出現。

熊剛剛從二八大杠上翻下身來,就被幺弟的煙懟到了跟前道:“怎麽這麽晚?建管局這麽忙麽?”

熊剛接過華子,就四處掏兜摸火道:“不是局裏的事,是被上頭臨時叫去開會了。”

倆人邊說,邊回到先前吳遠和三姐聊天的地方。

熊剛坐上媳婦吳秀華的凳子道:“這不是因為,這次招商引資會的效果顯著,市裏督促動員,各單位各部門做好配合和服務工作。”

“尤其是咱們建管局這邊,道路橋梁建設配套要積極規劃,儘快到位,營造一個良好的商業環境。”

“據說徐長盛打算明天去北陰那邊,找上頭磨那條直通彭城的省道工程預算。”

一席話,聽得吳遠也是頗為意外道:“動靜真夠大的。”

熊剛卻是聽出幺弟這話的言外之意道:“你別看這兩千萬的投資規模,還不如你亞運村賣幾十套公寓的。但這些項目若是真能落地生根,對於北崗的帶動,將是巨大的。”

這話是一點不假。

隻要是圍繞著家居港,把家居家裝的上下遊產業,有一半落地到北崗來,就足夠北崗未來幾十年的發展了。

所以吳遠點頭之餘,趁機問道:“壓力給到了你的建管局,那麽多道橋建設工程,需要的資金可不是小數目。你這邊缺口大嗎?”

熊剛卻是理所應當地道:“徐長盛給我施壓,我缺錢,自然是要找他伸手去要。實在不行的話,到時再說。”

這思路清晰,無可挑剔。

就在這時,吳秀華把倆人喝酒的菜端過來了。

倆人就坐在小院裏,對酒當空,推杯換盞。

離開三姐家,回到吳家小樓,已經近九點鍾了。

意外的是,老丈人楊支書竟然還在,蹲在大門口,悶頭地抽著煙。

吳遠推門下車,直接陪著蹲下來,續了一根華子問道:“爹,啥事把你愁成這樣?”

楊支書接過華子,別在耳後,隻專注與手中這半根道:“今天有人找到村上來,說是要7000塊一噸,收購咱們的鋁錠。我冇鬆口,可老許和老李都有些動搖。”

(本章完)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